国产9 9在线 | 欧洲_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_在线观看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_女人被弄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一级r片在线观看-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视频-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海南省事業(yè)單位考試必看資料:海南省省情省況

發(fā)布時間:2015-07-18 12:05:46在線客服:

海南省事業(yè)單位考試必看資料:海南省省情省況

海南省事業(yè)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17年海南省事業(yè)單位考試筆試復習資料[公共基礎知識]

海南省省情省況、政府工作報告電子版下載【特別推薦】

2017年海南省事業(yè)編考試備考專用資料【備考指導】

1 海南省概況

  海南省,簡稱瓊,別稱瓊州,位于中國南端。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陸地面積加海洋面積)第一大省海南經濟特區(qū)是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qū)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qū),海南島是僅次于臺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

  海南省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對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成立海南經濟特區(qū)。海南省行政區(qū)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南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

中文名稱:海南省 外文名稱:HainanProvince 別名:瓊,瓊州,瓊臺,瓊崖
行政區(qū)類別:省級行政區(qū) 所屬地區(qū):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南地區(qū) 下轄地區(qū):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
政府駐地:?谑 電話區(qū)號:(+86)0898 郵政區(qū)碼:570000至572900
地理位置:中國最南端 面積:3.54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 人口:903.48萬人(2014年)
方言:瓊語/黎語/臨高語/儋州話/客家語/粵語等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萬綠園、東郊椰林、博鰲、海南興隆、五指山、分界洲島、天涯海角
機場:?诿捞m國際機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 火車站:?谡、海口東站、三亞站等 車牌代碼:瓊A至瓊F
本科院校:海大、海師、海醫(yī)、瓊院、亞院等 省樹:椰子樹、黃花梨 省花:三角梅
地區(qū)生產總值:3500.7億元(2014年) 主要民族:漢族、黎族、苗族、回族
省委書記:羅保銘 省長:劉賜貴 省會:?

2 歷史沿革

  據明代《正德瓊臺志》記載,海南島在唐虞三代稱為“南服荒繳”(繳:邊界),在秦代稱為“越郡外境”。這說明海南島在當時為祖國轄區(qū)荒遠的邊界。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樓船將軍楊仆平定了南越。次年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以其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郡。其中珠崖、儋耳兩郡,就在海南島上。珠崖郡治在瓊山縣東譚都,儋耳郡治在儋縣義倫。珠崖、儋耳兩郡屬交州刺史管轄。據《漢書》賈捐之傳記載,珠崖、儋耳兩郡共有16縣。據考證,珠崖郡設置5個縣:潭都縣、玳?h(兩縣約合為今之瓊山市),茍中縣(今之澄邁縣)、紫貝縣(今之文昌市)、臨振縣(今之三亞市)。儋耳郡設置8個縣:九龍縣(今之東方縣、玉來縣(今之昌江縣)、儋耳縣(今之儋縣)。兩郡共計8縣,其余8縣無可考。據《漢書》云:“郡在大海岸之邊,出珍珠,故曰珠崖,”又云:“儋耳者,大耳種也。”珠崖郡、儋耳郡,這是海南島歸入祖國版圖最早的兩個行政地名,標志著中央政權對海南島直接統(tǒng)治的開始。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撤消儋耳縣,并入珠崖郡。漢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撤消珠崖郡,改為朱盧縣(又稱朱崖縣),隸屬合浦郡。以后建制有變化!稉颅偘字尽酚涊d,東漢(建武十九年即公元一年)置珠崖縣屬合浦郡,仍督于交州。”又記:“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儋耳降附。”由此可見,東漢復置的珠崖、儋耳兩縣屬合浦郡,為交州管轄。

  三國時期,東吳黃龍三年(公元231年),吳大帝孫權派兵平定交州;赤烏五年(公元242年)派遣將軍聶友,校尉陸凱率兵3萬遠征珠崖、儋耳,復置珠崖郡,屬交州。晉代,在平吳之后撤消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屬交州。南北朝時,宋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復立珠崖郡;齊朝沿襲;梁朝在漢廢儋耳郡地設置崖州,由廣州統(tǒng)領;陳朝沿襲不變。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公元605~618年)復置珠崖郡,轄義倫、感恩、顏盧、毗善、昌化、吉安、延德、寧遠、澄邁、武德10縣。珠崖郡治設在義倫縣。后從珠崖郡中分出延德、寧遠兩縣、設置臨振郡。珠崖、臨振兩郡,由揚州司隸刺史管轄。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海南島上設崖、儋、振三州。崖州領顏城、澄邁、臨機、平昌4縣,州治在顏城(今瓊山)、儋州領義倫、昌化、感恩、富羅4縣,州治在義倫(今儋縣)振州領寧遠、延德、臨川、陵水4縣,州治在寧遠(今三亞市)。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827年),崖、儋、振8州隸屬嶺南道,并析置州縣及更名:把崖州顏城縣更名為舍城縣,平昌縣更名為文昌縣,以儋州昌化縣一部分設吉安縣。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以振州延德縣一部分設吉陽縣。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從崖州中分出瓊州,領瓊山、臨機、萬安、富云、博遼5縣,州治在今瓊山市。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從瓊山縣分出曾口、額羅、容瓊3縣,屬瓊州,而將瓊州的萬安、富云、博遼劃歸崖州。唐高宗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新設樂會縣,歸瓊州。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分崖州和振州一部分新設萬安州,領萬安、富云、博遼(原屬崖州)、陵水(原屬振州)4縣,州治在萬安(今萬寧縣)。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州為郡:瓊州為瓊山郡,,儋州為昌化郡,振州為延德郡(又稱寧遠郡)。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萬安州為萬全郡,萬安縣亦改為萬全縣。4郡均屬至德元年所設的嶺南節(jié)度使管轄。唐德宗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復立瓊州、領顏羅、曾口、容瓊、樂會、臨高5縣,設都督府以加強統(tǒng)治海南。唐懿宗咸通五年(公元864年),于瓊山郡南境置忠州,不久遂廢。五代時,海南屬南漢,改瓊山、昌化、萬安3郡為州,撤消寧遠郡。

  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平南漢。第二年,變動行政區(qū)劃:把和瓊州毗鄰的崖州并入瓊州,領瓊山、臨高、樂會、舍城、澄邁、文昌6縣;把崖州之名移到唐代寧遠郡地(今三亞市),領寧遠、吉陽2縣;儋州領義倫、昌化,感恩3縣,萬安州領萬安、陵水2縣。宋神宗熙寧初,以瓊州為瓊管安撫司,自始總領海南地區(qū)。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改儋州為昌化軍,崖州為珠崖軍。熙寧七年,改萬安州為萬安軍。宋初,劃全國行政區(qū)為十五路,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瓊州劃屬廣南西路。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于珠崖軍西部的黃流、白沙、側浪之間復置延德縣。宋徽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改延德縣為延德軍。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廢延德軍為感恩縣。宣和年間,改瓊管安撫司為安撫都監(jiān)。宋高宗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廢昌化、萬安、珠崖三軍為縣:昌化為宜倫縣,萬安為萬寧縣,珠崖為寧遠縣。七、八年后,恢復昌化、萬安、珠崖三軍,以原屬縣還隸。后改昌化軍為南寧軍,珠崖軍為吉陽軍。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海南島設置瓊州路安撫司,所領軍、縣與南宋時相同,隸屬湖廣行中書省。至元十七年,隸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改為瓊州路軍民安撫司。增設定安、會同2縣。元文宗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又改為乾寧軍民安撫司。不久,升定安縣為南建州。元惠宗至正末年,海南改隸廣西行中書省。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乾寧軍民安撫司為瓊州,吉陽軍為崖州,南寧軍為儋州,萬安軍為萬州。四州各領屬縣隸廣西如元代。洪武三年,升瓊州為府,總領崖、儋、萬3州13縣,隸屬廣東行中書省。洪武七年,設立廣東布政司之后,瓊州府隸屬廣東布政司。明英宗正統(tǒng)五年(公元1440年),撤消宜倫、萬寧、寧遠3縣,瓊州府領3州10縣。

  清代沿襲明末舊制,仍設瓊州府領崖、儋、萬3州10縣,歸廣東領轄。

  公元1912年民國成立,設瓊崖道于瓊山府城,置道尹治理全島。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設瓊崖綏靖委員會公署于?凇1935年,廣東省分設9個行政督察區(qū),海南為第九區(qū),專署設海口。1946年,廣東省府設省府瓊崖辦事處和第九區(qū)公署于?。1949年,國民黨南京政府改海南為特別行政區(qū),公署仍在?。

  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之后,設立海南行政區(qū)公署,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派出機關。1984年6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國務院關于成立海南行政區(qū)人民政府的議案。同年10月1日,海南行政區(qū)人民政府成立,屬廣東省。1987年9月6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議案,提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1988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設立海南省議案。同年4月26日,海南省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海南建制的演變,自漢初在瓊崖置郡縣到1988年建省,歷時2098年。

3 行政區(qū)劃

  2015年,海南省設有4個地級市(下轄8個市轄區(qū))、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基層183個鎮(zhèn)、21個鄉(xiāng)、21個街道。

  地級市:?谑(市轄區(qū):秀英區(qū)、龍華區(qū)、瓊山區(qū)、美蘭區(qū))、三亞市(市轄區(qū):吉陽區(qū)、崖州區(qū)、天涯區(qū)、海棠區(qū)) 、三沙市、儋州市(2015年2月19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海南省調整儋州市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國函[2015]41號):同意撤銷縣級儋州市,設立地級儋州市,以原縣級儋州市的行政區(qū)域為地級儋州市的行政區(qū)域,儋州市人民政府駐那大鎮(zhèn)中興大街中1號。)

  縣級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東方市

  縣: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臨高縣

  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洋浦經濟開發(fā)區(qū)

4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管轄范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陸地面積3.3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總面積(不包括衛(wèi)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于臺灣島的第二大島。海南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相隔的瓊州海峽寬約18海里,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端的領土。

  氣候

  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海南是我國最具熱帶海洋氣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熱,雨量充沛,干濕季節(jié)明顯,臺風活動頻繁,氣候資源多樣。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月份溫度仍達17~24℃,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中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間,年平均降水量為1639毫米,東多西少,中部和東部相對濕潤,西南部沿海相對干燥。降雨季節(jié)分配不均勻,冬春雨少,夏秋雨多。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水量達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臺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節(jié),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節(jié)干旱常常發(fā)生。

  地形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臺地、平原構成環(huán)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河流

  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fā)源于中部山區(qū),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水面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三條大河的流域面積占全島面積的47%。南渡江發(fā)源于白沙縣南峰山,斜貫島北部,至?谑腥牒#L311公里;昌化江發(fā)源于瓊中縣空示嶺,橫貫海南島西部, 至昌化港入海,全長230公里;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fā)源于瓊中縣五指山和風門嶺,兩支流到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

  山脈

  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800米之間,實際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彌嶺、雅加大嶺和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于海南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

5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海南省是全國最大的“熱帶寶地”,土地總面積353.54萬公頃,占全國熱帶土地面積的42.5%,人均土地約0.44公頃。由于光、熱、水等條件優(yōu)越,農田終年可以種植,不少作物年收獲2-3次。按適宜性劃分,土地資源可分為7種類型:宜農地、宜膠地、宜熱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他地。已開發(fā)利用的土地約330.90 萬公頃,未被開發(fā)利用的土地約22.64萬公頃,其中可用于農業(yè)開發(fā)利用的約占90%。待開發(fā)利用的荒地大都集中連片,便于開墾和機耕。海南土地后備資源較豐富,開發(fā)潛力較大。

  作物資源

  糧食作物是海南種植業(yè)中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產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蘭坡稻,其次是番薯、木薯、芋頭、玉米、粟、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麻類、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種類繁多,栽培和野生果類29科53屬,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蘿、荔枝、龍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楊桃、菠蘿蜜、紅毛丹、火龍果等。蔬菜有120多種。

  熱帶作物資源豐富,島上原生熱帶植物有3000多種,新中國成立后從國外引進1000多種,從國外野生資源中發(fā)掘1000多種有用植物進行栽培試驗,均取得成效。栽培面積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熱帶作物主要有橡膠、椰子、油棕、檳榔、咖啡、胡椒、劍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植物資源

  海南的植被生長快,植物繁多,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為止,海南島有維管束植物4000多種,約占全國總數的1/7,其中630多種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種植物資源中,藥用植物2500多種;喬灌木2000多種,其中80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特產與珍稀樹木20多種;果樹(包括野生)142種;芳香植物70多種;熱帶觀賞花卉及園林綠化美化樹木200多種。植物資源的最大蘊藏量在熱帶森林植物群落類型中。熱帶森林植被類型復雜,森林植被垂直分帶明顯,且具有混交、多層、異齡、常綠、干高、冠寬等特點。熱帶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等林區(qū),其中五指山屬未開發(fā)的原始森林。熱帶森林以生產珍貴的熱帶木材而聞名,在1400多種針闊葉樹種中,喬木達800種,其中458種被列為國家的商品材,屬于特類木材的有花梨、坡壘、子京、荔枝、母生5種,一類材34種,二類材48種,三類材119種,適于造船和制造名貴家具的高級木材有85種,珍稀樹種45種。

  動物資源

  海南陸生脊椎動物有567種,其中兩棲類37種(11種僅見于海南,8種被列為國家特產動物),爬行類104種,鳥類344種,哺乳類82種(21種為海南特有)。世界上罕見的珍貴動物有:世界四大類人猿之一的黑冠長臂猿和坡鹿。水鹿、獼猴、黑熊、云豹等亦珍貴。1998 年5 月公布的海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結果,共記錄了4個綱、32個目、77個科、320種動物。320種動物中,有7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屬省級保護動物。發(fā)現歷史上沒記錄過的鳥類14種。

  南藥資源

  海南動植物藥材資源豐富,有“天然藥庫”之稱。4000多種植物中可入藥的約2000種,占全國的40%,藥典收載的有500種,經過篩選的抗癌植物有137種,南藥30多種,最著名的是四大南藥: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動物藥材和海產藥材資源有鹿茸、猴膏、牛黃、穿山甲、玳瑁、海龍、海馬、海蛇、琥珀、珍珠、海參、珊瑚、哈殼、牡蠣、石決明、魚翅、海龜板等近50種。

  水產資源

  海南的海洋水產資源具有海洋漁場廣、品種多、生長快和漁汛期長等特點,是全國發(fā)展熱帶海洋漁業(yè)的理想之地。海洋水產在800種以上,魚類就有600多種,主要的海洋經濟魚類40多種。許多珍貴的海特產品種已在淺海養(yǎng)殖,可供人工養(yǎng)殖的淺海灘涂約2.50萬公頃,養(yǎng)殖經濟價值較高的有魚、蝦、貝、藻類等20多種。淡水魚(不包括溯河性的魚)有15科57屬72種。

  海鹽資源

  海南島是理想的天然鹽場,沿海港灣灘涂許多地方都可以曬鹽,主要集中于三亞至東方沿海數百里的弧形地帶上。已建有鶯歌海、東方、榆亞等大型鹽場。

  礦產資源

  海南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全省共發(fā)現礦產88 種,經評價有工業(yè)儲量的礦種70種、產地396處,其中列入2010年礦產資源儲量統(tǒng)計的58 種、產地451處。海南礦產資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冶金輔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其他非金屬礦、地下水、熱礦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等種類。探明儲量居全國前列的優(yōu)勢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玻璃用砂、鈦鐵砂礦、鋯英石砂礦、寶石、富鐵礦、鋁土礦(三水型)、飾面用花崗巖、飲用天然礦泉水、熱礦水等。海南島周邊海域已探明的天然氣田主要有崖-1、東方1-1、樂東15-1等。玻璃用砂已探明大型礦床4處,主要分布于儋州、東方、文昌等地。鈦鐵砂礦主要分布于海南島東海岸,已探明礦床24處,其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1處。鋯英石砂礦已探明大型礦床3處、中型6處、小型19處,主要分布于文昌、瓊海、萬寧、陵水等市縣。已探明寶石大型礦床1處,位于文昌境內。富鐵礦分布于昌江石碌鎮(zhèn)一帶,保有儲量2.31億噸,是國內少有的富鐵礦之一。已探明鋁土礦大型礦床1處,位于海南島北部的蓬萊地區(qū)。飾面用花崗巖主要分布于屯昌、瓊中、三亞、樂東、白沙等市縣,花色品種主要有崖縣紅、翠玉紅、翠白玉、四彩花、玫瑰紅、芝麻白等。飲用天然礦泉水各市縣均有發(fā)現。

  水利資源

  海南島大小河流水能理論蘊藏量約100萬千瓦,可開發(fā)約65萬千瓦,年發(fā)電量約26億度。地下水資源儲量約75 億立方米,占總水資源的20%左右,其中理論可開發(fā)利用25.30億立方米。

  水資源

  2015年全省地表水資源量378.7億立方米,折合年徑流深1108.8毫米,比常年值偏多24.6%,地表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率11.1%。全省總供水量45.0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3.1%,地下水源占6.7%,其他水源占0.2%。全省總用水量45.02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16.7%,工業(yè)用水占8.6%,農業(yè)用水占74.2%,生態(tài)環(huán)境補水占0.5%。

  耕地資源

  2015年全省耕地面積638.0萬畝,其中一級地僅為33.2萬畝,占5.2%,三級及以下耕地面積為451.3萬畝,占70.7%。耕地地力水平不僅總體偏低,且耕地質量呈下降趨勢。據近期調查結果,當前海南土壤有機質總體為三級水平(中低等級水平),僅有4.2%耕地土壤有機質達到豐富水平(>3.0%)。僅1.8%的耕地土壤pH值大于6(二級水平),70.8%的耕地土壤pH值低于5.5(四級水平)。

  濕地資源

  2015年海南島有濕地5類18型,總面積為32.00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為24.20萬公頃,人工濕地7.80萬公頃;海南代表的濕地類型為紅樹林濕地型,其面積為0.47萬公頃。

  物種資源

  糧食作物是海南種植業(yè)中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產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蘭坡稻,其次是番薯、木薯、芋頭、玉米、粟、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麻類、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種類繁多,栽培和野生果類29科53屬,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蘿、荔枝、龍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楊桃、菠蘿蜜、紅毛丹、火龍果等。蔬菜有120多種。

  熱帶作物資源豐富,島上原生熱帶植物有3000多種,新中國成立后從國外引進1000多種,從國外野生資源中發(fā)掘1000多種有用植物進行栽培試驗,均取得成效。栽培面積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熱帶作物主要有橡膠、椰子、油棕、檳榔、咖啡、胡椒、劍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6 人口民族

  【人口】根據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推算,201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14.57‰,死亡率6.00‰,自然增長率8.57‰。全省年末常住人口910.82萬人,城鎮(zhèn)人口比重為55.12%。

  【民族】海南省漢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余民族是解放后遷入的干部、職工和移民,分散于全省各地。黎族是海南島上最早的居民。世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數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瓊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縣和三亞市、五指山市;漢族人口主要聚集在東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區(qū)。

7 經濟發(fā)展

  總述

  2015年,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區(qū)生產總值(GDP)3702.8億元,比上年增長7.8%。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全省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40818元,按現行平均匯率計算為6554美元,比上年增長6.9%。全全年全省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9.99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3355.4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0%。

  農林牧漁業(yè)

  2015年,全省農林牧漁業(yè)完成增加值881.69億元,比上年增長5.5%。分行業(yè)看,種植業(yè)完成增加值407.89億元,比上年增長6.6%。蔬菜收獲面積396.01萬畝,增長6.1%;蔬菜產量572.19萬噸,增長3.8%。水果收獲面積256.47萬畝,下降1.3%;水果產量407.26萬噸,下降1.4%。林業(yè)完成增加值63.59億元,比上年增長7.3%。干膠產量35.81萬噸,下降8.5%。畜牧業(yè)完成增加值141.67億元,比上年增長2.6%。肉類總產量77.83萬噸,下降2.1%。漁業(yè)完成增加值242.67億元,比上年增長4.8%。水產品總產量207.29萬噸,比上年增長4.8%。農林牧漁服務業(yè)完成增加值25.87億元,增長10.8%。

  工業(yè)和建筑業(yè)

  2015年,全省工業(yè)完成增加值485.8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448.95億元,增長5.1%。分輕重工業(yè)看,輕工業(yè)增加值129.98億元,增長9.6%;重工業(yè)增加值318.97億元,增長3.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yè)增長12.8%,集體企業(yè)下降60.1%,股份制企業(yè)增長5.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yè)增長2.2%,其他經濟類型工業(yè)增長5.7%。工業(yè)產銷率97.2%,降低0.2個百分點。

  在八大工業(yè)支柱行業(yè)增加值中,農副食品加工業(yè)比上年增長1.6%,造紙及紙制品業(yè)增長7.3%,石油加工業(yè)增長20.4%,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yè)增長0.2%,醫(yī)藥制造業(yè)增長17.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yè)增長2.1%,汽車制造業(yè)下降24.4%,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增長5.5%。

  旅游業(yè)

  2015年,全省接待國內外游客總人數5335.6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4%;其中接待旅游過夜人數4492.09萬人次,增長10.6%。旅游總收入572.49億元,增長13.0%。年末全省共有掛牌星級賓館144家,其中五星級賓館26家,四星級賓館42家,三星級賓館64家。

  金融業(yè)

  全年金融業(yè)完成增加值247.01億元,增長19.6%。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637.2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650.6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3.4%。其中,住戶貸款903.14億元,增長29.9%;非金融企業(yè)及機關團體貸款5507.01億元,增長23.2%。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1575.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7%;利潤總額118.34億元,下降4.2%;不良貸款率1.6%,提高0.6個百分點。

8 社會發(fā)展

  基礎設施

  2015年,海南省硬化行政村到自然村出口路494.6公里。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66處,解決15萬農民安全飲水問題。全省行政村光纖寬帶網絡和4G覆蓋率分別達到71.0%和84.7%。

  科技

  全省組織實施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3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8項。全年申請專利3125項,比上年增長29.4%;獲得專利授權2060項,增長29.0%。新增培育與認定34家高新技術企業(yè),全省高新技術企業(yè)總數達到169家,認定33個高新技術項目、產品。批準設立海南省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航特玻獲批建設特種玻璃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增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全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90家。推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認定2家省級科技企業(yè)孵化器和1家省級眾創(chuàng)空間,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海南賽區(qū))暨海南省首屆“科創(chuàng)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

  衛(wèi)生

  截至2015年年末,全省共有各類衛(wèi)生機構5059個,比上年增長0.9%。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7個,婦幼保健機構24個,?萍膊》乐螜C構19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153個,增長0.7%;全年改造農村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18個,年末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298個。全省衛(wèi)生機構共有病床位3.75萬張,增長8.7%;各類衛(wèi)生技術人員5.36萬人,增長6.0%。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1.57萬人,增長11.4%;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0.36萬人,增長1.9%;注冊護士2.39萬人,增長6.7%;藥師(士)0.27萬人,增長1.0%;檢驗人員0.19萬人,增長2.8%。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fā)病人數3.29萬人,比上年增長6.7%;報告死亡75人,下降25.0%;報告?zhèn)魅静“l(fā)病率每十萬人有364.48人,增長5.8%;死亡率每十萬人有0.83人,下降25.9%?h級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進,城市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試點穩(wěn)步實施,基層衛(wèi)生綜合改革持續(xù)推進。城鄉(xiāng)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覆蓋。省腫瘤醫(yī)院建成投入使用,省兒童醫(yī)院和省結核病醫(yī)院動工建設。

  體育

  2015年全年全省運動健兒在世界性運動會比賽中獲得金牌3枚,在亞洲運動會比賽中獲得金牌2枚,在全國體育運動會比賽中獲得金牌8枚、銀牌14枚、銅牌17枚。瓊中女足在2015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奪冠。成功舉辦“阿羅哈杯”2015第六屆環(huán)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海南農信杯”2015第十屆環(huán)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2015世界拳擊聯賽暨里約奧運會資格賽中國賽區(qū)主場比賽、2015中國(陵水)國際羽毛球挑戰(zhàn)賽、2015國際自行車越野賽瓊中站比賽、?趪H沙灘馬拉松賽和儋州國際馬拉松賽等國際賽事。積極開展2015海南高爾夫球公開賽、省全民健身運動會、省文明生態(tài)村廣場健身操舞大賽、第七屆海航杯海南橋牌公開賽、第二屆國際旅游島圍棋公開賽、力加杯羽毛球聯賽等各類群眾體育比賽活動。

  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

  2015年末,全省城鎮(zhèn)各種社區(qū)服務設施1650個,增長0.3%;撫恤、補助各類優(yōu)撫對象2.74萬人,下降9.5%;年末城鎮(zhèn)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83萬人,下降20.3%;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92萬人,下降7.2%;農村五保戶供養(yǎng)人數3.00萬人,下降4.5%。全年實施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35.3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5.1%。其中,城市醫(yī)療救助7.57萬人次,下降51.3%;農村醫(yī)療救助27.81萬人次,下降12.2%。全年救助災民44.64萬人次,投入救災救濟資金0.57億元。全省共銷售福利彩票17.44億元,比上年增長5.3%;籌集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4.08億元,增長4.1%。

  環(huán)境保護

  2015年全省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比例為97.9%,其中優(yōu)級天數比例為73.5%、良級天數比例為24.4%,輕度污染天數比例為2.0%,中度污染天數比例為0.1%。輕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臭氧,其次為細顆粒物。全省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分別為5、9、35、20微克/立方米,臭氧特定百分位數平均濃度為11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特定百分位數平均濃度為1.1毫克/立方米。全省各市縣空氣質量均符合國家環(huán)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全省94.2%的監(jiān)測河段、83.3%的監(jiān)測湖庫水質符合或優(yōu)于可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的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三大河流干流、主要大中型湖庫及大多數中小河流的水質保持優(yōu)良狀態(tài),但個別湖庫和中小河流局部河段水質受到一定污染。開展監(jiān)測的18個市縣29個城市(鎮(zhèn))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均符合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

  海南島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優(yōu),絕大部分近岸海域處于清潔狀態(tài),一、二類海水占92.8%,97.1%的功能區(qū)測點符合水環(huán)境功能區(qū)管理目標的要求。洋浦經濟開發(fā)區(qū)、東方工業(yè)園區(qū)和老城經濟開發(fā)區(qū)三大重點工業(yè)區(qū)及20個主要濱海旅游區(qū)近岸海域水質總體優(yōu)良,保持一、二類海水水質。西沙群島近岸海域水質為優(yōu),均為一類海水。

  年末全省有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20個,其中國家一級站1個,國家二級站3個,國家三級站16個。環(huán)保系統(tǒng)全年環(huán)保投入資金總額28.4億元。

9 交通狀況

  公路

  通車里程達1.7萬余公里, 以“三縱四橫“為骨架,有干線直通各港口、市、縣,并有支線延伸到全島318個鄉(xiāng)鎮(zhèn)和各旅游景點,環(huán)島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

  鐵路

  海南主要鐵路為海南西環(huán)鐵路、海南東環(huán)高速鐵路。海南西環(huán)鐵路始建與20世紀40年代,之后經過改修,于2004年12月5日正式投入客運,并入全國鐵路網。共有6趟出島列車運營,包括:?—西安,?—上海南站,三亞—北京西站,海口—成都東站,?—長沙,?—哈爾濱。

  海運

  海南全省68個天然港灣,已開辟港口24個,其中以海口、三亞、八所、洋浦四個港口為最大。其他主要港口還有:清瀾、鋪前、新村、白馬井、博鰲、新盈。

  航空

  海南省的航空事業(yè)發(fā)展最快,南邊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已于1994年7月1日正式通航, 1999年5月25日,北部的?诿捞m國際機場已建成并通航。2011年全年新辟29條國際國內空中航線。?诿捞m與三亞鳳凰機場旅客吞吐量均沖破1000萬人次大關,一舉實現歷史性跨越,海南從此邁入航空大省行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已接受內地和香港幾十家航空公司的班機起降,實現與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沈陽、太原、 西安、長春、哈爾濱、大連、濟南、青島、煙臺、南京、合肥、寧波、福州、廈門、溫州、成都、重慶、昆明、貴陽、桂林、鄭州、武漢、長沙、深圳、汕頭、湛江、北海、 常州、蘭州、香港、新加坡、曼谷、吉隆坡等39個國內外大中城市通航。省航引進兩架“美多“小型客機投入島內運輸, ?凇⑷齺唭梢睚R飛,銀鷹在藍天寫意,把海南與國內外東西南北各大中城市之間架起便捷的空中橋梁。

10 旅游景點

  海南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熱帶濱海度假勝地。這里四季無冬,陽光充沛,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堪稱人間天堂、南海明珠。海南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海岸帶景觀:在海南島長達1823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50%~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18℃~30℃,陽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當今國際旅游者喜愛的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這5個要素,海南環(huán)島沿岸均兼而有之。自?谥寥齺問|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環(huán)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一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海南已在?跂|寨港、文昌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qū)。

  2、山岳、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的有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哥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尖峰嶺、吊羅山、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的勝地。海南的山岳最具特色的是密布熱帶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樂東尖峰嶺、昌江霸王嶺、陵水吊羅山和瓊中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qū),其中以樂東尖峰嶺最為典型。

  3、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利于觀賞,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和馴養(yǎng)場,其中有昌江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qū)、東方大田坡鹿保護區(qū)、萬寧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qū)、陵水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qū)、屯昌養(yǎng)鹿場等。

  4、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萬泉河風光聞名全國。大山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密布,瀑布眾多,尤其是五指山太平山瀑布和瓊中百花嶺瀑布久負盛名。海南島上還有不少水庫,特別是松濤、南扶、長茅、石碌等水庫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勝似湖泊。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fā),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是位于海口的石山,石山有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石山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海南有不少喀斯特溶洞,形態(tài)各異,其中著名的有三亞的落筆洞、保亭的千龍洞、昌江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大多屬于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qū)域景色宜人。有興隆溫泉、官塘溫泉、南平溫泉、藍洋溫泉等,適于發(fā)展融觀光、療養(yǎng)、科研等為一體的旅游。

  6、古跡名勝: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跡主要有:為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來海南島的李德裕等5 位歷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居瓊遺址——東坡書院以及為紀念蘇東坡而修建的蘇公祠,為廣東分巡雷瓊兵備道焦映漢所修建的瓊臺書院,丘浚(明代名臣)之墓,海瑞(明代大清官)之墓,相傳受漢武帝派遣率兵入海南的將軍馬援(別名馬伏波)為拯救兵馬而下令開鑿的漢馬伏波井,以及崖州古城、韋氏祠堂、文昌孔廟等。革命紀念地有中共瓊崖“一大”舊址、瓊崖縱隊司令部舊址、紅色娘子軍紀念塑像、金牛嶺烈士陵園、白沙起義紀念館、陵水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還有宋氏祖居及宋慶齡陳列館、張云逸大將紀念館等。

  7、民族風情:除漢族外,世居海南島的少數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數民族至今保留著許多質樸敦厚的民風民俗和獨特的生活習慣,使海南的社會風貌顯得獨特而多彩。海南是全國唯一的黎族聚居區(qū)。黎族頗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情,有獨特的旅游觀光價值。

  8、熱帶作物及田園風光:海南島上生長著大量的熱帶作物,極大地豐富了自然景觀。游人上島既可欣賞熱帶田園風光,增長見識,又可品嘗熱帶水果,一飽口福。

  海南為游客提供各種旅游線路,有濱海旅游、熱帶雨林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商務會展旅游、紅色旅游、溫泉SPA旅游、郵輪游艇旅游、潛水旅游、高爾夫旅游、鄉(xiāng)村旅游、自助旅游等。2013年年初,海南分界洲島旅游區(qū)榮獲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成為中國首個5A級海島型旅游景區(qū),這也是繼三亞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qū)、三亞市南山文化旅游區(qū)和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qū)之后海南第4家5A級旅游景區(qū)。

11 民俗文化

  民族風情

  除漢族外,世居海南島的少數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數民族至今保留著許多質樸敦厚的民風民俗和獨特的生活習慣,使海南的社會風貌顯得獨特而多彩。海南是全國唯一的黎族聚居區(qū)。黎族頗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情,有獨特的旅游觀光價值。

  文化綜述

  2015年年末全省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含社會民營團體)71個、文化藝術館21個、博物館18個、檔案館39個、公共圖書館21個。全省有線電視用戶達213.56萬戶,比上年增長81.3%。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6.51%和95.48%。全省共有報社17家,出版報紙2.44億份;雜志社44家,出版雜志0.08億冊。成功舉辦第二屆“海南省群星獎”評獎、第六屆黎族織錦大賽、第二屆海南民間美術工藝展、第二屆海南藝術節(jié)、紀念海南解放65周年主題文藝晚會等活動。

  節(jié)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谑协偵絽^(qū)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海南島換花節(jié)。

  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谑旋埲A區(qū)新坡鎮(zhèn)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節(jié)(原稱軍坡節(jié))。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

  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jié),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體育、經貿于一體的大型旅游文化節(jié)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jié)。歌節(jié)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

  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島歡樂節(jié)”。

  另外海南的節(jié)日還有:文昌公期、萬寧文燈節(jié)、南山長壽文化節(jié)、海南熱帶雨林節(jié)、三亞國際啤酒節(jié)、三亞國際廣告電視藝術節(jié)、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jié)、保亭七仙溫泉嬉水節(jié)等。

  海南島重要賽事有:環(huán)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huán)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世界小姐、世界先生、斯諾克?谑澜绻_賽等。

  省樹省花

  省樹:椰子樹,黃花梨

  省花:三角梅

  土特產品

  椰子食品:椰子糖果、椰絲、椰花、椰子糖角、椰子糕、椰子醬等。

  民族工藝品:牛角雕、藤器、海南紅豆、木畫、木雕、根雕、椰雕系列產品等

  金飾品和珠寶:條紋珠、金剛珠、佛珠、星月珠、瓊珠、海水珍珠、天然水晶等

  熱帶果脯及鮮果:芭蕉、菠蘿、菠蘿蜜、橙子、番荔枝、番石榴、海南柚子、紅毛丹、黃皮、荔枝、青椰、糖棕、紅椰、榴蓮、龍眼、芒果、人參果、木瓜、香蕉、馬來葡萄、楊桃、腰果、山竹、檸檬、酸豆、蛋黃果、猴面包、西番蓮、神秘果、橄欖、檳榔、蓮霧......

  其他:咖啡、胡椒、牛肉干、鹿制品、海產干品、特色茶。

  傳統(tǒng)名菜

  文昌雞:“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是一種優(yōu)質育肥雞,因產于海南省文昌而得名。

  加積鴨:“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zhèn)養(yǎng)殖繁衍,而又以該鎮(zhèn)加祥街一戶丁姓居民飼養(yǎng)的番鴨最為出名。

  和樂蟹:“四大名菜“之一的“和樂蟹“產于海南萬寧市和樂鎮(zhèn),以甲殼堅硬、 肉肥膏滿著稱,與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并列為海南四大名產。“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 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東山羊:“四大名菜“之一的海南東山羊地方風味萊。用特產萬寧東山嶺的東山羊肉,配以各種香料、味料,經過滾、炸、紋、蒸、扣等多種烹調法精制而成。

  特色小吃

  “港門粉“產于三亞市港門地區(qū),“曲口海鮮“產于東寨港,“石山羊“產地?谑协偵絽^(qū)羊山地區(qū),“臨高乳豬“產地臨高,“陵水酸粉“產于陵水縣椰林鎮(zhèn)安馬村,“海南粉“產地?谑徐`山鎮(zhèn),“抱羅粉“產地文昌抱羅鎮(zhèn),“后安粉“產地萬寧后安鎮(zhèn),“清補涼“、竹筒飯、椰子飯等都是海南特色美食。

12 城市榮譽

  最大的海·最南的領土:我省地處碧波滾滾的南中國海,是我國最大的邊緣海。南海諸島中范圍最廣、島礁最多的是南沙群島,它南端的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的領土。

  最低的緯度·最高的年平均氣溫:海南是中國緯度最低的省份,又是年平均氣溫最高的省份,西沙群島年平均氣溫達26.5℃以上,一月份平均氣溫17.3℃以上,而同月黑龍江的海拉爾地區(qū)是零下27.6℃。

  最大的風速·最多的雷暴:海南島素有"臺風走廊"之稱。1973年14號臺風從島東的瓊?h過境,風速高達每秒81米,而12級臺風的風速只不過每秒37米。位于島西北部的儋州市是我國雷暴最多的地方,全年平均有130.7天打雷,被稱為中國的"雷暴之鄉(xiāng)"。

  最長的·最毒的·含油量最多的植物:生長在寶島熱帶密林中的白藤,可長達300至500米,其莖柔韌,是藤制家具的理想原料,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植物。聞名世界的毒性最大的樹是見血封喉,人畜誤吃其乳汗會引起心臟麻痹而中毒死亡,獵人用其乳汁涂箭頭可獵獸。來自非洲的"世界油王"--油粽已在寶島"落戶",它每年畝產油量約等于花生的七八倍,大豆的10倍。

  最大的椰林·最早一株可可:在全國名特產之鄉(xiāng)中,海南享有"椰子之鄉(xiāng)"的美稱,而全省最大的郴林則在文昌市建華山中國第一株可可,是1954年在萬寧市興隆華僑農場種下的

  最大的橡膠生產基地·最早的試管膠苗:海南島是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橡膠生產基地,植膠的土地面積已達400萬畝,年產量占全國天然橡膠部產量的三分之二。最早的試管橡膠苗亦在海南島試驗成功,1983年6月,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將他們培育出的橡膠試管苗移植大田后成活且開花結果,成為世界橡膠花藥離體培養(yǎng)研究的最早記錄。

  最多的飛禽走獸:同祖國其他地區(qū)相比,海南的動物種類最多,數量也最大,僅獸類就有70多種,島類340多種。

  年齡最大的海龜·最大的人工養(yǎng)殖珍珠:我國現存年齡最大的海龜,300多歲。體重240斤,它家住西沙,1983年由海軍戰(zhàn)士護送近京,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展覽櫥窗還在生蛋呢。西沙群島沿海的梅花參,是全世界1000多種海參中最大的,它體長60-70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最大的體長可達90-120厘米。我們目前最大的養(yǎng)殖珍珠,是1981年陵水縣珍珠養(yǎng)殖出的一顆白蝶貝珍珠,直徑15.5×19厘米。

  海南省是全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省份,陸地的面積3.4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200萬平方公里。

  三亞市是中國最南端的新興濱海城市。國際旅游業(yè)界公認的陽光,海水,沙灘,空氣,綠色 五大旅游資源,在三亞應有盡有。

  海南最高的山峰是五指山。主峰海拔米為中國名山之一,被視為海南島的象征。五指山峰高聳入云,氣勢滂礴,氣象萬千是一處最為理想的避署觀關光勝地和綜合性山地旅游景點,已被國際旅游組列為A級旅游點。

  海南最大的原始林區(qū)為尖峰嶺林區(qū),多數為熱帶原始森林。它是我國熱帶雨林的寶庫,木材蓄積量為全島之冠。1992年被列為我國第一個熱帶森林公園。

  海南最大的水晶礦是屯昌縣羊角嶺的水晶礦,它也是舉世罕見的特大型水晶礦。

  海南最優(yōu)美的海灣是亞龍灣。灣水終年保持風平浪靜,潔白如玉的沙子細致柔軟,而且終年可游泳潛水,被譽為“天下第一灣”,“不是夏威夷勝似夏威夷”的優(yōu)美海灣。

  海南中國城集團全新設計建造的“玻璃門庭大舞臺、四層多功能鋼結構立體玻璃大舞臺”兩項景觀項目榮獲了世界基尼斯大全上?偛款C發(fā)的“世界之最”證書及“中國最大文化娛樂城、中國最大的演藝舞臺”兩項殊榮。

13 著名人物

  歷史名人

  白玉蟾(1194~1229) 南宋時人,字如晦,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一說福建閩清人。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

  邢宥(1416~1481)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學者。與丘浚、海瑞齊名,合稱海南“一鼎三足“。 為官20余年,歷任四川站定臨察御史、浙江臺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參政、右僉都御史、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等職。著有《湄丘集》。

  丘濬(1418~1495)海南瓊山人,明朝理學名臣、學者,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明弘治朝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著有《大學衍義補》、《丘文莊集》、《投筆記》等,有“著絕“之稱,為“海南四絕“之一。同海瑞被譽為“海南雙壁“。與王佐、海瑞、張岳崧并稱為海南歷史上的四大才子,是海南老少皆知的著名歷史人物。

  王桐鄉(xiāng)(1428~1512)海南臨高人,原名王佐,因他家鄉(xiāng)盛產刺桐,故名王桐鄉(xiāng)。明代著名詩人,與丘浚(明代文臣之宗)、海瑞(“海青天“)及張岳崧(清代海南唯一的探花郎)合稱為“海南四大才子“。

  唐胄(1474~1539)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學者。歷任戶部山西司主事和河南司主事、員外郎、廣西提學僉事、云南按察司副使、云南右參政、云南右布政使、廣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戶部右侍郎等職,后調任北京戶部右侍郎,又轉為右侍郎。著有《瓊臺志》等。

  鐘芳(1476 ~1544 )海南三亞人。明代著名的學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當過文官、武官、法官、學官和財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繼文莊(丘浚),下啟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著有《春秋集要》、《學易疑義》等著作,被人尊稱為“嶺海巨儒“。

  海瑞(1514 ~1587 年) 海南瓊山人。明朝名臣、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被世人稱為“南包公“、“海青天“,史稱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王弘誨(1541~1617)海南定安人,明代名臣、教育家。禮部尚書(正二品),卒后贈太子少保。王弘誨為海南所做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奏考回瓊“。

  張岳崧(1773~1842),海南定安人。清代名臣,文學家、書畫家。是海南歷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張岳崧文章、書畫、法律、經濟、水利、軍事、醫(yī)學件件精通,為“海南四絕“之一。

  王映斗(1797~1878),海南定安人。清代有名的教育家,官至大理寺卿(從二品,相當最高法院院長)。“生而顯異,讀書過目成誦······海外無雙“,為人誠直正大,為官公正廉明,關心人民疾苦,愛國憂民。

  當代名人

  張云逸(1892~1974) 海南文昌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事家,參加過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萬里長征,與鄧小平一起指揮百色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先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八大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副書記等職。

  宋慶齡(1893~1981) 海南文昌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鄧小平在宋慶齡追悼大會上的悼詞中說:“她跟隨歷史的腳步不斷前進,從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者。“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女性“。

  馮平(1899~1928) 海南文昌人。歷任瓊崖高級農民軍事政治訓練所所長、瓊崖工農紅軍總司令兼西路總指揮等職。29歲時在澄邁縣金江鎮(zhèn)被害。

  周士第(1900~1979) 海南瓊海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南昌起義、二萬五千里長征。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先后為中國共產黨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總參謀部顧問。

  馮白駒(1903~1973) 海南瓊山人。海南革命領導人代表、革命家,瓊崖革命武裝和根據地創(chuàng)建人之一。周恩來贊譽“馮白駒同志是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鄧小平為他的雕像題寫“馮白駒將軍“五個大字。

  符紹儒(1905~1944),海南東方市人。他曾任中共昌感縣抗日民主政府轄下的新榮鄉(xiāng)鄉(xiāng)長。1944年6月,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日軍抓住,日軍獲知他就是共產黨政府鄉(xiāng)長,馬上把他轉移到日軍設立于今東方境內最大的軍事據點——東方據點,并對他嚴刑拷打,最后符紹儒壯烈犧牲時,年僅39歲,真可謂是為了革命赴湯蹈火,不怕犧牲,浩氣長存。后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榮譽稱號!

  莊田(1906~1992)海南萬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過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后任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副司令員,與馮白駒司令員一道,領導瓊崖人民的抗日斗爭,后任桂滇黔邊給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海南軍區(qū)司令員、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廣東省副省長等職。

  馬白山(1907~1992) 海南澄邁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游擊隊獨立縱隊參謀長、支隊長,瓊崖縱隊參謀長、總隊長兼政委、縱隊副司令員.海南解放后,他歷任海南軍區(qū)副司令員、海南軍區(qū)副兵團級顧問.

  蒲公才(1908~1982)海南儋州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反“掃蕩“、反“清剿“、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解放海南島等大戰(zhàn)役。歷任中共儋縣縣委峨蔓總支部書記,新四軍二師作戰(zhàn)參謀、作戰(zhàn)科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海南軍區(qū)副參謀長。[24]

  吳克之(1911~1985) 海南瓊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學兵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總參謀部防化部副部長。l982年離休,中央軍委給他享受副兵團級待遇。

  李向群(1978~1998) 海南瓊山人。1998年他隨部隊赴湖北省荊州抗洪搶險,在公安縣南平鎮(zhèn)堤段的抗洪保衛(wèi)戰(zhàn)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后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于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zhàn)士“榮譽稱號,并親筆題詞:“努力培養(yǎng)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戰(zhàn)士“。

14 2017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標注版)下載鏈接:

  http://bbs.shiyebian.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533

溫馨提示:因考試信息、考試政策及招聘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請考生以權威部門發(fā)布的公告內容為準。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