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品德發(fā)展理論之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2)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期考點:一般以單選、多選、判斷題備考,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是皮亞杰總結出的兒童道德發(fā)展的總規(guī)律?荚囈话阌袃煞N考法,第一是單選題考例子,需要把每個階段及其特點搞清楚;第二是考多選題,直接問你“皮亞杰道德發(fā)展的四階段包括選項中的哪幾個”,分別是前道德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
1、前道德階段
前道德階段(2〜5歲),也叫作自我中心階段。“前”是沒有的意思,這個階段就是沒有真正的道德。
(1)規(guī)則對孩子無約束力。年齡2-5歲的小朋友理解不了規(guī)則,也不知道規(guī)則是用來約束他的。如有些小孩子玩捉迷藏,捉迷藏是你藏我找,其他小朋友都藏好了,這個孩子就跑回家了,這說明他不懂規(guī)則。
(2)要記住名稱
(3)選擇題:“在幾歲前兒童是沒有真正的道德的”,要選擇5歲。
2、權威階段
權威階段(5〜8歲),也叫做他律階段、道德實在論(很少用,即聽權威的,不能改變)。
特點:
(1)規(guī)則不可變,權威說的話都是正確的。
(2)評定是非的時候非常極端,非好即壞、非善即惡、非黑即白。如孩子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會問父母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在他眼里只有兩種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壞人。但是長大之后知道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3)判斷行為好壞的時候更加關注行為的客觀后果。如對偶故事中,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打碎10個盤子的小朋友的客觀后果更嚴重。
3、可逆性階段
可逆性階段(9〜11歲),也叫做自律道德階段、道德相對論階段(認為規(guī)則是相對的,可以改)。
(1)兒童不再單純服從權威,認為規(guī)則可變。
(2)不再刻板的、機械地遵守規(guī)則。
①記住一個表現是“你要我遵守,你也得遵守”,他認為規(guī)則是我們共同商量制定的,我們可以進行修改,不再機械地進行遵守,在遵守的時候是一種絕對的平等。
②如媽媽說:“我們在家里的時候是歡樂的親子時光,大家都不許玩手機。”大家表示認可,媽媽一旦在家里工作的時候需要用到手機,孩子是不愿意讓媽媽使用手機的。因為規(guī)則是商量著制定的,你要我遵守,你也得遵守。
③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判斷行為好壞的時候,關注的是行為者的主觀動機。
4、公正階段
公正階段(11歲以后)
(1)要求公正和平等,認為公正和平等應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
(2)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判斷行為好壞的時候,能夠從關懷感和同情心的角度來進行判斷,以及對規(guī)則進行遵守。如有哥哥和弟弟兩個人,媽媽說,只要表現得好就給每個人發(fā)兩顆糖,兩個人表現得都非常好,媽媽就分別給每個人發(fā)了兩顆糖。弟弟把兩顆糖吃完之后和媽媽說“我還要”,此時,哥哥會同意再給弟弟兩顆,他可能還會勸媽媽再給弟弟兩顆,因為弟弟還很小。
(3)這個階段的平等是一種公正的平等,是一種相對的平等。
2.(單選題)小麗能根據他人的具體情況,以平等為標準,在同情、關心的基礎上對學習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進行判斷。根據皮亞杰的理論,小麗的道德發(fā)展屬于( )。
3.(多選題)皮亞杰將兒童的道德發(fā)展劃分為( )。
4.(單選題)"三山實驗"說明了學前兒童處于(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