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申論輕松學的主題是:勞動教育莫要變了味
關(guān)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五分鐘,輕松學申論。
【背景資料】
根據(jù)教育部部署安排,自2022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從這兩年多的實踐來看,各地學校對勞動課開展了一系列探索。
【標準表述】
也應(yīng)看到,勞動教育存在重“教”輕“勞”、重“曬”輕“做”的現(xiàn)象。比如,有的學校的勞動課多由其他科目老師兼職教學,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有的學校只管布置作業(yè),學生的勞動作業(yè)最終成了“家長作業(yè)”。
【對策表述】
勞動教育不應(yīng)止于“教”,F(xiàn)實中,有的學校的勞動課以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教授知識為主要方式,重學習、輕勞動。剖析背后原因,有的是對勞動教育不夠重視,有的是受到師資、場地、器材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有的則是出于安全考慮,不敢讓學生放開手腳去勞動。事實上,讓學生有更多鍛煉機會,才能提升勞動課的吸引力。
勞動作業(yè)宜“做”不宜“曬”。勞動作業(yè),涵蓋疊衣服、整理書包、澆花種菜、掃地拖地、洗衣服等日常生活技能,也包括制作各種小工具、手工藝品等創(chuàng)新內(nèi)容。有的學校要求家長配合將作業(yè)完成情況拍照記錄。實際操作過程中,勞動作業(yè)往往變成父母的“才藝展示”。學生、家長疲于應(yīng)對,久而久之,勞動教育就會變了味。
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專業(yè)化以及科技的進步,體力勞動需求已大為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為何要強調(diào)勞動教育?這是因為,勞動教育的意義并不局限于勞動成果。適當?shù)膭趧佑幸嫔硇慕】,能讓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學會感恩、掌握技能、磨煉意志,進而積累責任感與成就感,提升信心、耐心和毅力。
【結(jié)語】
勞動教育不僅是學校和家庭的事情,也需要全社會參與。課堂之外,是更加廣闊的實踐育人天地。整合社會資源,做好融合加法,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形式,有助于破解學校勞動教育資源不足、家長時間精力有限等難題。期待各方攜起手來,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收獲快樂、不斷成長。
素材來源:《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