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公基輕松學(xué)的主題是:文化常識中的“戰(zhàn)國四君子”考點匯總。
關(guān)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xué)公基。
楚國春申君黃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并稱為“戰(zhàn)國四君子”。
一、楚國春申君黃歇
楚國大臣,他游學(xué)博聞,善辯。
相關(guān)典故:移花接木。
上海:據(jù)《上海地名志》等記載上海的別稱源于受封于這里的春申君黃歇。黃歇封吳地后,對黃浦江進(jìn)行了治理,使河水不在泛濫,造福了當(dāng)?shù)氐陌傩眨藗優(yōu)榱藨涯钏,將這條河改稱為春申江或黃浦江,簡稱申江。后來,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稱。
二、魏國信陵君魏無忌
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相關(guān)典故:竊符救趙。
“竊符救趙”講的是邯鄲之戰(zhàn),故事概況為:公元前257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于魏國,魏國懼怕秦國,不敢出兵救趙。情急之下,信陵君魏無忌聽取侯贏之計,以國家利益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兵符,奪取了魏國兵權(quán),不僅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也鞏固了魏國在當(dāng)時的地位。
三、趙國平原君趙勝。
因賢能而聞名。
相關(guān)典故:毛遂自薦、從諫如流、脫穎而出、一言九鼎。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主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毛遂自薦。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脫穎而出。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fù)相士”—— 一言九鼎。
四、齊國孟嘗君田文
相關(guān)典故:雞鳴狗盜,狡兔三窟。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嘗君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xiàn)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嘗君。孟嘗君逃至函谷關(guān)時昭王又下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嘗君得以逃回齊。——雞鳴狗盜。
“狡兔三窟”是指狡猾的兔子準(zhǔn)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準(zhǔn)備!稇(zhàn)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zhàn)國時,馮諼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才能免于一死。”于是他出謀劃策,為孟嘗君辦了三件大事,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
2.(單選題)下列文化常識選項中,表述錯誤的是( )。
3.(單選題)"竊符救趙"指的是( )。
4.(單選題)下面關(guān)于歷史典故與相應(yīng)的歷史人物對應(yīng)正確的一組是: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